共分享了 12 篇关于「观察」的文章
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
「王尔德曾借笔下亨利爵士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犯罪之于下层阶级,正如艺术之于我们,只是一种寻求感官刺激的方式。”虽然这话听起来令人不舒服,但不妨直说:网上争论对很多人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感官刺激。」
QQ是如何改造90后的?
从时间上讲,我从08年开始用QQ,13、14年左右转到微信,使用微信的时间比QQ更长了。 比较怀念那个有线上、线下分野的年代。那时线上只是作为线下的补充,但今天线上已经替代了线下。
IP地址可以随便改,为什么我们还要公开显示?
五一过的极度颓废,需要赶紧找回状态。 -- 之前也为此写过一条微博微博,赞同显示IP归属地: 互联网上最难的就是事实核查,这本质上是给读者一个可能的事实核查参考信息,粒度很粗,又不会侵犯隐私。 1、对多数人没影响 2、对少数异见人士,监管能拿到更详细的后台数据,这个地址根本不是重点 3、真正影响的是少数键盘侠,吹牛、看热闹不闲事大的人 我主要只提到了跟风的键盘侠。本文提到另一个群体:网军,一个大规模、有组织的造谣群体,显示IP归属地能够大幅增加那些在海外、却想利用国内IP造谣的成本。 文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截图。
网红“郭老师”消失后
之前第49期分享的「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有专门讲郭老师,也有提到这篇文章。 这样一个超级网红,每天泡在网上的我并不知道。互联网已经很扁平了,但圈层依然明显。
53.聊聊朋友圈十年的变与不变,在IM上做SNS难在哪?
不知不觉,第50期了。 -- 潘乱和张鹏关于微信朋友圈十周年的聊天节目。有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点,比如: + SNS从空间到时间的转变 + 朋友圈的目标,社交强于内容消费 附:第48期发了一篇极客公园的用了十年,你真的看懂朋友圈了吗?,可以结合着看,其中也提到张鹏与张小龙的交流。
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
太长了。看了大半,还没完全看完。 其中讲到的很多案例、现象都能理解,但把这些案例、现象与现代性结合起来,去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或文化意义,对我来讲,有点难,很多地方一知半解。(其中脱域、嵌入这两个概念,觉得很有启发,很多现象可以从这两个概念出发去思考。) 希望明年再读的时候,能够有更好的理解。
来自留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