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两幅面孔”背后,是被梦想包围的割裂人生
2022-04-06 22:45

“上下班两幅面孔”背后,是被梦想包围的割裂人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朝阳区热心市民,原文标题:《上下班两幅面孔:被梦想包围的割裂人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班唯唯诺诺,下班大放异彩”。


这样看似割裂的上下班生活以巨大的反差形象走红网络。上班生活常常是朴素而规整,下班后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潮儿,彰显精致而自由。


上下班两幅面孔既成为网友自我调侃与反叛生活的呈现载体,亦成为他们走出生活圈追寻反差人生的呐喊。


图片源于豆瓣@donghistory


简单而言,这样的“双面”人生有两种反差形式:一种是朴素简单的上班生活与精致自我的下班生活所形成的反差,另一种反差则恰恰相反。在网友们分享的大多数“双面”人生中,前者居多。但不论如何,下班后的生活模样反应着更加真实的自己。


此外,割裂人生背后蕴含着三种“反抗”:第一是上下班背后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反差;第二是上下班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矛盾及其背后约束与反叛的对立;第三是生活圈内外的糅合与折叠。


人们透过上下班不同的割裂人生纵览人生百态,追寻内心深处的一块良田。


图片源于微博话题


一层“反抗”: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


下班后回归自我的生活反射出人物背后更加想要成为的自己和拥有的生活状态。


上班常常包含着妥协、让步的意味,这也意味着需要让渡出部分自我的后台空间以及遮蔽部分真实的自我。


因此下班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仅仅是抽离原本工作的现实空间,而是拉开遮掩后台的帷幕,跳跃至更加愉悦自我的意义空间,人们活跃于其中,满足被上班时空压抑的真实自我。


在网友们展示的上下班生活对比图中,能够直观地看出一种剧烈的反差感横亘其中。这样的反差感表现在电力工人与都市丽人、人民教师与机车少女这样极具拉扯感与互斥感的生活状态中。


图片源于豆瓣@瘟疫青年王小彤


但也正是这些看似难以融合与共存的生活状态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双面,也让网友们感受到上班生活背后追逐梦想或为自己而活的真正魅力。


与此同时,网友们通过浏览、点赞和评论将自身带入其他人所营造的反差感中,并在其中满足自我深处的幻想,表达自己渴望却难以逃离“上班”时空的无奈。


“下班”在强烈的反差感中被赋予了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神话意味,成为抚慰“上班族”的精神食粮。“我看了”等于“我体验了”的云下班正在弥漫于赛博空间中。


此外,上班生活通常会与现实挂钩,而下班生活通常与梦想挂钩。理想与现实本就存在着内生的矛盾,映射到生活中便是两种不同人生下的巨大反差。但究竟是梦想包围现实还是在现实中捕捉点滴梦想,塑造着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实际上,于苦涩的人生中寻欢作乐也好,于梦想的明灯中努力生活也罢,不论哪一种生活状态,都是人们对自我人生的反思与建构,在此过程中探寻着自己生命中真正渴望而喜欢的事情。那些人生A面外的其他人生面向,正在被下班后的人们所一一体验和探索。


图片源于豆瓣@十不着三四


“原来搞电工也不都是灰头土脸和男性;原来严肃的人民教师下班会讲脱口秀;谁说人民律师不会唱说唱。”


网友们通过下班后的多样生活展现了不同行业和领域背后人们同样的爱好与追求,在这样的小组和社区里,没有职业的区分与分层,大家都只是在上下班的反差魅力中领略多样人生。


上班的人们于下班中找寻梦想的光影,而下班后人们又在梦想的缝隙中捕捉前行的方向。上班与下班的生活总会有差别,让上下班精神隔离或物理隔离,但蕴含于其中的反差让它们互为解药而又相辅相成。


二层“反抗”:扎根生活与短暂抽离


上下班的两幅面孔何以走红?最主要的还是蕴含于其背后的强烈反差,以及反差背后对于上班生活的反叛与短暂逃离。


反差源于主客我的频繁交替,而这种交替来源于难以破坏的上下班既有规则之中。


上班,是一个充满约束与规则的词语,尤其是社会内卷现象的加重以及整个社会时钟的加速,上班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携带有消极意涵的词语。正因如此,下班的意义与价值才被更加凸显。


图片源于豆瓣@Anima liberal


但显然下班的时间是固定而有限的,这意味着人们必须在上下班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也正是这种反复割裂的状态让人们内心的本我更加真实,让“反抗”更加彻底。在有限的时间中,人们想要尽全力地跳出既有的现实框架,做回真实的自己。


人们无法在上下班的线性时间轴中暂停,更无法在上班期间主导规则,只能在下班后拼命抽离,给自己呼吸的空间。正是在主客我的频繁更迭中,人们完成反差的建构,也推动“上下班两幅面孔”这一话题的走红。


图片源于豆瓣@Controvento


反差只是表象,造成反差的根本原因是上班背后所潜在运行的种种规则与条例。在前台区域,人们需要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造来符合行业或是角色的规范和要求,一旦跃出这样的边界便会被相应的规则所制裁。


比如律师必须是庄严肃穆的,教师必须是神圣无暇的。职业的内在属性定义了被囊括于其中的打工人们所应有的姿态,而维持这种姿态的成本则在赛博空间的介入下愈加高昂。


一方面是社交媒体正在不断侵蚀人们的隐私区域,维护隐私空间的成本在不断抬升。人们需要分组、三天可见、精修图片来美颜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能够在展现自我的同时符合社会规范与他人认可。


另一方面是网络的实时共享与传播使得平衡上下班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困难。下班后的真实生活能否向同事、好友呈现;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呈现真实的下班生活,这些问题在社交媒体中被拉扯放大。这些长久累积的现实压力与社交压力成为下班反差生活的重要导火索。


在各式各样的压力积累下,人们用上下班这样的反差宣告暂时从前台退场,回归理想的自我状态。随着上下班两幅面孔这一话题的走红,“上班—下班”实则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蕴含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以及到底有没有真的从“上班”的时空中逃离。


图片源于豆瓣@时光缱卷如画


人们通过截然不同的下班人生表达对于上班生活的反抗,也在其中努力尝试赋予自己人生更多的色彩。哪怕只是短暂的逃离,也要尽情找回属于自己人生本来的颜色。


下班不仅是时空的位移,更是走向人生另一面的晨昏圈。


三层“反抗”:“精致”下班与人生反差


下班生活不等于精致生活,在话题的走红中,上下班背后的反差生活似乎也变了味。


“上下班两幅面孔”这一话题的走红涌现出了更多极具反差感的生活画面,但与之相应而生的是朴素与精致的再一次对立和反抗。朴素的上班生活与精致的下班生活成为这一话题的标配,在这类反差图片中,上班通常被描绘为循规蹈矩的,而下班后的生活则是精致而自我的。换言之“下班生活”已经被等价为“精致生活”,而模糊了那些下班后同样简单朴素、疲惫不堪的日子。


“不允许你上班和下班一样土”

图片源于微博评论


本意上人们希望通过上下班生活的反差来展现真实的自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话题的走红使其逐渐演变成赢取流量的打卡点。


在清一色的上下班反差图片中,几乎所有人的下班生活都充满了精致气息,而很少有图片在展现下班生活时如上班一般朴素而简单。一种简化的思维逐渐萌芽,即上班朴素甚至邋遢,下班精致而奢华就是反差,便可以称作两幅面孔。但显然,这样的反差仅仅局限在着装的更替,场所的更迭。


图片源于抖音话题#上班下班两幅面孔


反差生活不应该局限于精致与朴素的对立中,当下更应该揭开表层的反差薄膜,探寻深层次的反差人生。毕竟,人们最初纪念自己的反差人生只是为了在被梦想包围的现实中看看不一样的自己,尝试不一样的人生。


原来下班后的人生可以这样过。


在当下,真正的割裂人生是生活圈内外的糅合与试探,是努力打破既有生活圈,勇敢走出固定生活的人生态度。


反差就像生活的舒适圈外沿与被石头击中的水纹,人们透过反差探寻圈外的边界,在不断延展的波痕中触及不一样的人生盲点。


显然,并非在朴素与精致间来回切换才算反差,当踏入圈外尝试自己喜欢但或许不擅长的事情时,已经在上演人生的反差。


在上下班的割裂人生中,人们追寻、铭记着真实的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朝阳区热心市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